020-36052118

392530980@qq.com

周一至周五 9:00-18:00

周末及节假日

网站首页 / 新闻中心 / 行业动态

2022年“两会”关于医疗,全国政协委员都提了什么建议?

2022-03-07 787

  3月4日下午3时,全国政协十三届五次会议将在人民大会堂开幕。此时,全国正式进入“两会”时间。

  2022年是党的二十大召开之年,是进入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向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进军新征程的重要一年。为开好这次两会,委员们深入走访调研,精心撰写了一批高质量提案,其中涉及医疗领域的不乏少数。他们将通过这些提案,共商国是、参政建言、为民履职。

  下面就来盘点一下,“两会”关于医疗他们都说了什么?

  01 推动异种移植临床应用和产业化

  全国政协委员、农工党湖南省委副主委、中南大学湘雅三医院院长张国刚表示,为解决终末期疾病治疗问题,在今年的全国两会上,他将围绕实现我国异种移植领先地位提出建议。

  张国刚介绍,在包括中国科学家在内的全球科学家共同努力下,异种移植已经面临重大突破,被联合国世界卫生组织认为是可进入临床治疗应用的终末期疾病治疗方法。中国科学家证实了异种胰岛移植的安全性和有效性,获得国际同行的赞誉。

  “近年来,海外多国均有大量资金投入异种移植领域,全球围绕异种移植临床应用和产业开发技术研发取得了长足进步。”张国刚建议,应该在国家层面制定研发战略,打通异种移植临床应用和产业化开发的最后一公里,实现我国异种移植的世界领先地位。

  02 增设全科医学科为国家临床重点专科

  在全国政协委员、首都医科大学全科医学与继续教育学院院长吴浩看来,现阶段全科医生的培训数量和质量尚不能满足建设“健康中国”的定位需要,综合医院全科医学科仍面临创建时间短、人力不足、经费短缺、发展路径尚不明晰等困境。

  吴浩指出,上述困境主要表现为以下几点:

  其一,实践中,全科专业住院医师的培养需要轮转综合医院的多个临床科室以及社区卫生服务中心的相关科室,需要比其他专业住院医师的培养投入更多人力、资源和时间。

  其二,综合医院绩效考核通常以门诊和住院患者的数量及相关指标为基础,住院多使用DRG/DIP进行付费。但全科医学科的门诊及住院患者以症状就诊、多病共存患者居多,现行的绩效考核制度并未充分考虑全科医学的专业特点,进而导致全科医学科的绩效“缩水”,严重影响科室收入及人员积极性。

  其三,2018年5月国家卫生健康委公布将内科、外科、儿科、神经科等54个专科纳入国家临床重点专科建设项目,但作为我国医疗卫生服务体系基石的全科医学科并未被纳入其中。这一定程度上导致了全科医学科在综合医院的发展得不到应有的重视,进而出现学科地位与作用不被认可、执业范畴不清晰等现象。

  据此,吴浩建议,应将全科医学科列入国家临床重点专科建设项目,创新综合医院全科医学科与基层医疗机构全科医学科联合申报模式;在国家经费和医院配套经费的支持下,按照最高水平建设综合医院全科医学科,进一步推动形成学科建设机制、建立学科评价体系、打造医疗行业品牌。

  03 出台救护车免费通行国家政策

  曾有报道,某高速收费站,救护车驾驶员与收费员因120救护车是否应缴费通行发生争执。司机表示:要救护车缴费我头一次听说。对此,高速收费运营部门负责人表示:救护车不是公益性的车,不在免征范围内。

  “随着我国道路交通建设的发展,120救护车在急危重病人救治转运中变得更加快速、便捷,缩短了城乡之间、社区与医院之间的距离,为急危重症病人接受专业的抢救赢得了时间。我国高速公路建设30多年来,在通行费政策上出台了许多关乎民生的优惠措施,但是直到现在,120救护车还是没有享受免交通行费的优惠。”全国政协委员、湖南省郴州市第一人民医院急诊科主任徐自强表示。

  徐自强介绍,《中华人民共和国公路法》《中华人民共和国收费公路管理条例》规定,有6类车辆可以免交高速公路通行费。“由于救护车不属于上述6类车辆之内,所以有人说,救灾、救物、救火能免费,但救人(救护车)却不能免费。”

  徐自强对救护车享受免费通行政策做了详尽调查,情况各不相同:有的地区,对本辖区内的救护车实行免费,对外地救护车辆实施收费;有的地区,对发生在本辖区内的交通事故救援时免费,对其他情况的救援不免费。

  对救护车实行收取通行费就存在如下主要弊端:一是浪费时间,缴费必定会花费一定的排队和缴费时间,对于急危重病人来说,时间就是生命;二是财务不规范,高速公路上的交通事故中伤员往往病情严重,无法交费,如果没有陪护人员,只好由随车的医护人员缴纳,事后由谁买单没有规范的规章制度;三是加重了患者的经济负担,长途转运的病人以在外务工的农民工居多,由于经济上的压力,必须转回当地治疗,或者是病情严重须要转上级医院诊治,长途转运的通行费对于一个患病的困难户无疑是雪上加霜。

  “救护车具有公众属性,国家应出台相关政策,有关部门有必要出台统一规定,将救护车纳入免交通行费范畴,给予救护车特定的免费通行权利。”

  04 发挥中国志愿医生更大的作用

  全国政协委员、宣武医院神经科首席专家凌锋今年准备了7份提案,作为中国志愿医生发起人,她的两份提案有关中国志愿医生队伍的建设及如何发挥更大作用。

  数据显示,中国志愿医生自2017年成立以来,已经有5000多位医护人员注册。他们秉持“扶贫、义诊、救灾、援外”的使命,先后赶赴206个原国家级贫困县,义诊3万多病人,操作了100多台高难度手术。

  “乡村振兴很重要的一部分在于基层医疗水平的提升,在此过程中,如何有效培养基层医疗人才,是我们一直在思考和努力的。”凌锋说。鉴于此,中国志愿医生在全国建立了192个专业工作站对当地长期帮扶,以留下一支“带不走的医疗队”。

  与此同时,凌锋和她的中国志愿医生团队始终认为,互联网因其可以跨越地域限制,是提高基层医疗水平“离不开的工具”。2020年,凌锋公益基金会联合公益组织一起开展基层医生培训公益项目,意在通过三甲医院医生为偏远地区县域医生网上授课等形式,帮助提升县域医院实用临床能力,从而提升对广大基层老百姓的健康服务水平。

  05 规范促进发展惠民保

  全国政协委员、中国社科院世界社保研究中心主任郑秉文将在今年两会期间提交多份提案,其中一份为“关于规范促进发展惠民保的提案”。

  继2020年惠民保出现“井喷”、在23省83地开通112款惠民保、覆盖人次4000万、保费收入46亿元之后,2021年再次出现“井喷”:全年在28省122地开通177款、覆盖1.4亿人次、保费收入140亿元。其中,18个地区公布了理赔数据,这18个地区覆盖参保人4200万,保费收入50亿元,理赔金额29亿元,获赔人数38万人,赔付率58%。

  惠民保是城市定制型商业医疗保险的俗称,是商业保险参与多层次医保体系的制度创新,是为中低收入群体对冲高达10.7%的医疗通胀率和分摊其高额医疗费用负担的大胆探索,是促进实现共同富裕的重要实践。2021年银保监会及时印发了《关于规范保险公司城市定制型商业医疗保险业务的通知》,对鼓励和规范发展惠民保提出一些要求。

  全国政协委员、对外经济贸易大学国家对外开放研究院研究员,对外经济贸易大学保险学院教授、副院长孙洁的一份提案同样聚焦加大惠民保政策支持力度。

  孙洁认为,“惠民保”的井喷式发展,反映出我国民众健康意识的逐步提升,以及对健康保障的巨大需求。作为一种普惠性补充医疗保险,“惠民保”在保障人民幸福生活,服务社会发展方面具有十分重要的价值和功能。

  06 关注青少年近视防控问题

  “今年,我还会就近视防控提交提案。”作为眼科专家,全国政协委员何伟已经持续多年关注青少年近视防控问题。

  何伟说,近年来,我国儿童青少年近视呈高发、低龄化、重度化趋势,严重影响孩子身心健康,因此亟待从国家层面健全近视防控体系,构建儿童青少年视力健康生态圈,推动近视防控工作取得新进展、新突破。他建议:

  其一,打造“近视防控365体系”,构建儿童青少年视力健康生态圈。借助数字技术,建立国家儿童青少年视力健康管理服务平台。依托国家儿童青少年视力健康管理服务平台,实现对儿童青少年视力健康的动态监测与智能管理,实现365天×24小时的近视防控。其二,加强基层近视防控服务能力建设,打通近视防控最后一公里。通过智能设备、数字技术让创新技术下沉至社区和乡村,提高近视筛查覆盖率。其三,开展全社会眼健康知识普及教育,提升全人群眼健康知识普及和防控意识。其四,引导高校培养高质量眼健康管理专业人才。

  07 解决医疗“数据孤岛”问题

  “近年来,数字技术在医疗方面的创新和迭代速度明显加快,但在优化资源配置的同时,也带来一些新问题新挑战。大部分医疗机构间的数据都是割裂的,数据孤岛带来大量的重复劳动,大量数据未能很好挖掘利用,数据的共享与使用缺乏科学管理等。迫切需要对数字化发展进行治理,营造良好数字生态。”全国政协委员、中国医学科学院阜外心血管病医院主任医师敖虎山表示。

  敖虎山说,从临床操作看,共享大数据不仅能为临床诊断和治疗提供更加精准的判断标准和参考信息,也可以提高医学科学研究的有效性和针对性;从医院管理看,共享大数据能够帮助医院提升管理水平和服务效率,建设现代化程度更高的高质量医疗机构;从公共卫生建设看,共享大数据可提高公共卫生监测和反应的速度,更加科学地制定预案,及时准确地实施防控措施;从医疗科技创新看,共享大数据可以大大节约科技创新成本,有利于建立更低磨损度、更精简、更快速、更有针对性的研发和落地转化体系,有效破解长期困扰我们的“卡脖子”问题;从医疗保险看,共享大数据可以更全面核算国家医保支付结算总量和结构情况,准确研判未来发展趋势,保障医保资金安全和科学使用,科学测算赔付及服务效率。另外,从患者角度看,共享大数据可以减少重复检查,减轻负担,全面了解和参与疾病的诊治过程,并进行科学的自我健康管理。

  如何打破“数据孤岛”现象,建立健康共同体的思路,推动我国医疗行业数字化建设,敖虎山认为:

  一是要建立统一的医疗行业数据信息共享平台。二是建立规范的管理和使用制度,并进行分层管理。三是建立完备的数据安全保障体系。四是要充分发挥现代信息技术的作用。五是做好与现有系统的衔接与整合。六是推动与医疗大数据有关的设备研发。

  08 解决护工痛点问题

  近两年,因疫情防控需要,各地多数医院对住院病患的陪护实施较为严格的管理办法,除特殊情况外,不允许病人家属在医院陪护,住院雇用“护工”已经成为住院病人的“标配”。高昂的护工费用和医院对护工管理责任界限不清晰、存在发生严重护理事故风险等问题,使长期困扰人民群众的住院病患陪护问题再次成为群众生活的痛点和舆论的热点。

  对此,全国政协委员、民进广东省委会副主委、广东省广播电视局原一级巡视员黄玲在今年的全国两会上拟提交《关于统筹协调,多措并举解决住院病患陪护问题的提案》。

  黄玲在调研中发现,问题主要集中在以下两方面:一是住院病患(特别是长期住院者)的陪护费用昂贵。二是对护工缺乏严格有效监管和规范使用,存在发生护理事故风险。

  对此,黄玲建议,首先,应该多措并举,减轻住院病患的经济负担。

  她表示,随着国家医保水平逐年提高,建议医保在为住院病患治疗、检查和药品等方面提供医疗保障的基础上,根据住院病患在住院期间的护理等级制定相应的医保报销比例,以减轻住院病患的经济负担。

  其二,明确职责,落实责任,将护工纳入医院护理管理体系,进一步加强对护工的管理。

  其三,鉴于护工从事的辅助护理实际上是医疗护理工作的延伸,且需求较大,建议借助医疗改革契机,增设助理护士岗位来承担住院病患的生活护理工作,以此提升医院护理工作的专业化、职业化水平,逐步解决依赖住院病患家属或者自聘陪护人员承担患者生活护理的问题,减轻患者的家庭负担,以满足人民群众对护理服务的需求。

  09 破除中药材价格失衡

  近年来,中药材价格出现了明显上涨,多款中药材更是涨幅超100%。如安徽亳州中药材市场里2600多种中药材品种,其中超过60%的品种价格都出现了不同程度的上涨。

  “一直以来,中医药疗法以‘简、便、验、廉’的特色深得人民群众的喜爱与信赖。”全国政协委员、上海市针灸经络研究所所长吴焕淦坦言,中药材涨价的同时,目前中药“价廉”的特征正在逐渐消失。

  “尽管中药材价格波动属于市场行为,但也表现在了我国中药材从种植到流通各环节上,相关工作面临着一些瓶颈问题。”吴焕淦表示,一是中药材领域缺乏价格调控机制。二是中药材种植呈现“低、小、散”特征。三是中药材主要生产产区有限,中药材的种植以传统道地产区为主,往往局限在一省一市。四是中药材领域囤积炒作打击力度较低。

  破解中药材价格上涨之困局,吴焕淦认为应从以下几个方面来考量——

  首先,应联合多部委建立中药材价格检测调整机制。其次,促进中药材规模化、机械化种植。第三,拓展中药材高质量新兴产区。第四,在建立价格监测机制的同时,出台打击中药材领域炒作行为的相关细则。

  10 进一步加大罕见病医疗保障力度

  目前,国际确认的罕见病有近7000种,80%由基因缺陷引起,约50%在出生或儿童期即可发病,30%会在5岁之前去世,仅有约1%的罕见病有有效治疗药物……这些数字背后,是患者和他们的家庭面临的更为具象的困境。在他们怀着希望求医问诊、对抗疾病的过程中,“罕见病并不罕见”正在为更多人所认识。

  “但罕见病由于临床上病例少、经验少,导致高误诊、高漏诊、用药难等问题,往往被称为‘医学的孤儿’。”全国政协委员、广西南宁市第四人民医院护士长杜丽群表达了她的担忧——“确诊难、没药用”是罕见病患者患病最初的两大痛点,而罕见病药物研发成本高,用户规模小、产量低,药物上市之后,很多罕见病患者又面临买不起的困境。

  针对上述患者痛点,杜丽群认为,可以从以下方面发力:

  继续推进更多罕见病药品通过谈判准入降低价格。通过推进出生缺陷疾病防治来预防罕见病。建设完善针对罕见病的多层次医疗保障体系。在医保方面设立“罕见病诊疗费用包”,DRG(疾病诊断相关分组)单独设立罕见病系列,鼓励开放医疗单位设立专项资金,整合运用医疗保险、医疗救助、商业保险、社会慈善、企业责任等有效资源,切实减轻罕见病患者用药负担,改善罕见病患者的生活质量。